高山企業,以小時來計算項目進度,這已然成為了高山成功的利器。在他們眼里,效率就是速度,它來自于科學的管理,同時也是企業追求的目標。
速度決定效率
中國制造行業價格的優勢漸失,供應商將如何謀求生存與發展?而篷房行業所服務的下游產業,不管是展覽展會、體育賽事還是工業倉儲,用戶場地費用上漲、使用期限愈加嚴格等因素疊加之下,主辦方對于施工的速度也愈加嚴格。所以現在要拼速度,有了速度,你的效率就會提升,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和變化。
然而說起速度,高山人自信的笑了。一起進場搭建,同樣的施工面積,高山完工的時間常常以“天”來計算;同樣的交工時間,高山經常能搭出比預計還多的面積;行業內疑難問題的項目,甲方也常常托付給高山,因此得到了許多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支持。
其中有一次,一個總面積1.3萬平方米的場地,交給了高山搭建。工程大,只有兩天的時間,時間越長,客戶就要承擔越多的場地租金。高山憑借嚴格的管理體系和豐富的施工經驗,從進場搭建至完工,用了45小時。
因此,我們業務的響應速度要跟上客戶需求的腳步。“高山要打一個好基礎,做到客戶從滿意到信任,達到服務的質量標準”。
速度決定發展
“速度”對于高山來說,與企業擁有市場的大小、人才的多少同樣重要。速度決定著企業的高質量發展,一家不重視速度的企業,是無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站穩腳跟;一個不重視“速度”的管理者,在層出不窮的強敵面前,只會處于下風。
天下武功唯快不破,“怎么快”才是主要的問題。
管理要加速度:一輛車要想跑得快,先要有性能好的發動機。高山速度,來源于鼓勵快的工作思路、快的管理制度,每個人都有明確的工作規劃。生產一組篷布的時間,配好一組產品的時間,都有規定時限;而如果能在這個時限里超額完成任務,企業會有相應的獎勵,確保快者多得,技高者多得。
流程要加速度:高山的經營理念,講究的是“兵馬未動,糧草先行”。項目開工前,就要去實地勘察,記錄詳細的施工前期數據,做到“未雨綢繆”。項目施工期間,則是各個部門統籌配合,所需物料準確裝車,還要根據現場采購難易度配比備用設備和零件。高山追求快,講究的不僅是速度,還有安全質量。施工無事故,才是高山速度的注腳。
團隊要加速度:在制造安裝領域,施工師傅都具備豐富的經驗和精良的技藝。高山的外建團隊,其中80%的師傅有著五年的施工經驗,平均每個人都有安裝200萬平方米的工作經驗。相應的,高山在此的投入也是不小的,系統而長期的培訓,有競爭力的福利待遇,嚴格又人性化的管理。
速度決定成敗
高山速度,在于快速運轉的思路和隨機應變的能力。在快魚吃慢魚的時代,好的管理者往往都掌握速度,跟上時代的步伐。高山之所以能在市場改朝換代時做出準確的判斷,在機會來臨時把握商機,都源自于企業高層的“雙核處理器”,既能及時把握方向盤,又能把對手遠遠甩在后面。
2017年,高山企業在篷房主業取得成績的同時,相繼開展了氣膜這一新興產業,半年時間吃透技術,一個月建起氣膜廠房,并且快速打開新的市場,走向產業轉型新路。
擰緊每一根發條,咬合每一個齒輪,綁緊所有的加速器。我們高山人都是追夢人,追夢人要努力奔跑,一刻不能停歇的同時,還要以速度制勝,跑出加速度!